第127章(1/1)

云栖“嗯”了一声, 便慌忙低下头,喝了一口姜茶。

一想到之前与六殿下相见时,自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傻样,就感到特别羞愧。

云栖觉得自己不属于那种很聪明的人,但绝对不是个蠢货。

可每每见到六殿下, 她就会变得很不正常。

所有的行为表现, 都会显得那么愚蠢笨拙。

为什么?究竟是为什么呀?

云栖曾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。

而如今,她可以很肯定的回答自己,那是因为她太喜欢六殿下了, 才会一见到六殿下就那样紧张, 那样不知所措。

“那个……昨儿才教你写的字, 都练熟了没?”云栖问有德。

“回师傅, 都已经练熟了。”有德答, “师傅出门以后我就去练字了, 一共练了五大篇,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写的。”

“那你再赶紧回去, 把我之前教你写过的所有字, 都重新复习一遍,莫要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。”

“师傅,我能晚些时候再回去练字吗?”有德撒娇, “我还想跟你多说一会儿话呢。”

云栖不允,“夜里点着烛火练字太伤眼, 若白天有工夫练, 就尽量不要在夜里练。你听话, 先回去练一会儿字,有话留着咱们晚上再说。”

有德听云栖讲得有理,在喝净碗中余下的姜茶以后,便乖乖的回去练字了。

赵姑姑又给云栖添了一碗姜茶,问云栖,“是有什么话要单独跟我说,才故意支走有德的吧?”

云栖也不卖关子,便将自己之前在永宁轩亲眼目睹,亲耳听到的事跟赵姑姑讲了一遍。

也把自己对这件事的猜想,都跟赵姑姑说了。

云栖肯定,在今日淑妃的罪行被贤妃揭发以前,皇后就已经知道淑妃都在暗地里做过什么。

而淑妃的恶行,八成是皇后故意透露给贤妃的。

只是有一点云栖不敢肯定。

“姑姑认为,昭怀太子妃是知道淑妃有罪,故意暗示皇后,想让皇后出面解决这件事,还是自始至终都对此事的内情一无所知,所谓提点,并不是有意而为之?”

赵姑姑道:“我记得你之前跟我提过,说七公主曾纵了自己的猫和随从,折坏昭怀太子妃极为喜爱的一株木芙蓉。淑妃知道后,既没有教训七公主,也没有向昭怀太子妃道歉,还尽说了些招人讨厌的风凉话。”

“姑姑的意思是,昭怀太子妃因为这件事,一直都对淑妃怀恨在心,才费尽心思的拿住了淑妃这个把柄,报复淑妃?”

赵姑姑点头,“我想应该是这样。”

云栖迟疑,“可我觉着……觉着昭怀太子妃不像这种人。”

“昭怀太子妃是个好人。”赵姑姑说,“但好人也是有脾气的,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,我觉得昭怀太子妃这样做也不算错。像昭怀太子妃这样的人呐,才是真正的聪明人。”

好人也是有脾气的,云栖觉得赵姑姑这句说的太对了。

觉得昭怀太子妃会做出这种事,也没那么难理解了。

“姑姑,我明白了。”

赵姑姑淡淡一笑,催云栖说:“快多喝几口姜茶,这可是你姑姑我特意为你熬的。”

云栖连忙端起姜茶,一气儿喝了大半碗下去。

“姑姑,您说皇上会杀淑妃吗?”

赵姑姑提起茶壶,又将云栖的茶碗添满,“皇上应该不会杀淑妃,但这宫里,或许不止宫里,有很多人都想淑妃死。”

“落井下石的人最卑鄙可恶,还不如贤妃当面锣对面鼓的与淑妃为难。”

“都是一丘之貉,没一个好东西。”赵姑姑评价道,“好了好了,咱们不说那些让人不快的事,咱们来说些高兴的事。”

“什么高兴的事?”云栖问。

赵姑姑不答反问:“见着六殿下,你难道不高兴吗?”

高兴,特别高兴。

云栖红着脸点点头,表示自己还挺高兴的。

“你们两个凑在一处都说什么了?”

云栖绝对不会把自己在六殿下面前又哭又笑,还试图逃跑的事跟赵姑姑说。

于是又立刻摇摇头,表示她和六殿下没说什么。

赵姑姑只是逗云栖罢了,不是真要打听云栖和六殿下之间都说了什么私房话。

见人已经被她逗的小脸通红,话都说不出来,赵姑姑心满意足,就没再追问下去,而是改问云栖,“说说看,你明儿打算捎什么给六殿下尝?”

云栖惊了一下,“姑姑怎么知道?”

赵姑姑一头雾水,“知道什么?”

云栖双颊滚烫,“知道我和六殿下说好明日见面的事。”

“你当我为何要向吴才人提议,在随圣驾回銮之前,每日都做糕点给昭怀太子妃送去?”赵姑姑问。

问过以后又自答,“不就是想让你每日都有机会撞见六殿下。”

“也……也不一定每日都能撞见呀。”

“你今日出门前也是这么说的,说不一定能撞见,这不是撞见了吗?”赵姑姑说,“你信你姑姑,只要你按照有德跟你说的那个时辰,经过那条长街,就一定能遇见六殿下。”

云栖双手合十,冲赵姑姑一拜,“我姑姑料事如神,厉害极了。”

赵姑姑得意,“那可不。”

“既然姑姑这么能耐,可否为我指点迷津,告诉我六殿下素日都爱吃什么糕点。”

别说,赵姑姑还真的挺了解六殿下的口味。

她知六殿下喜欢清淡的饮食,不喜欢吃糕点,更不喜欢吃甜腻的糕点。

昨日,云栖说要做豆沙卷给六殿下吃,她还想劝云栖换一个。

可见云栖一副胸有成竹,料定六殿下一定爱吃豆沙卷的样子,她就没说什么。

想着,情人眼里出西施,能得到情人饱含心意亲手做出的糕点,就算不合口味,心里也是万分欢喜的。

赵姑姑还是那句话,“就算你熬一锅清粥端给六殿下,六殿下也会很高兴。”

云栖郁闷,赵姑姑就会取笑她,都不帮她。

她明儿究竟要做什么带给六殿下吃呢?

总不能真熬一锅清粥给六殿下端去吧。

……

七公主楚思从小就娇生惯养,在淑妃的精心呵护下,半点儿苦都没受过,身子自然娇弱。

之前,楚思在春来阁大闹了一场,后来又淋着雨到归燕阁胡闹了一通。

尽管四公主楚意已经及时将楚思带去泡了个热水浴,又灌楚思喝了几碗姜汤,但人的额头还是越来越烫。

楚恬当机立断,叫常寿赶紧去把太医张北游请来。

张太医来瞧过之后,说七公主这是受了风寒,是不太严重的风寒,应该没什么大碍。

只要依照他开的方子按时服药,注意保暖,多多休息,两三日就能痊愈。

病中的楚思,看起来比平日可爱多了。

看人的眼神不再那么霸道凌厉,说话的语气也不再那样盛气凌人。

这才像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应有的样子。

一通忙活下来,也到了该用晚饭的时辰。

楚意自然要留楚恬他们吃饭。

这还是除了宫宴以外,他们四姐弟四姐妹,头一次像这样凑在一处吃饭。

饭桌上气氛并不热络,倒也算融洽。

楚思一面因为担心自己母亲淑妃的安危,一面因为病着身上不适,吃的不多。

饭后,人就焉耷耷地靠在坐榻上,望着窗外的雨出神。

样子看起来有些可怜。

楚意怕楚思坐在窗下会着凉,便找来一条毯子给楚思披上。

楚思连忙向楚意道了声谢,怎么看怎么是个懂事知礼的好孩子。

楚意见天色已晚,外头又下着大雨,原本是想留楚思在她这里住一晚,楚恬和楚惟也劝楚思留在归燕阁住下。

楚思却执意要走,说她认床,换了床她就睡不着。

楚思没有说谎,她的确很认床。

为了让楚思能夜夜好眠,此番随驾来昌宁行宫避暑,淑妃还特意命人把楚思平日里睡惯的床也一并运了来。

当初,皇上刚决定要来昌宁行宫避暑的时候就说过,要一切从简。

后|宫之中,上到皇后下到宫人,都谨遵皇上的吩咐,精简自己的行装。

当今皇后秦氏,最终也只带了两个大箱子。

而淑妃母女却一共带了二十个,外加那张床。

这事儿往小了说是淑妃骄狂任性不懂事,往大了说就是淑妃胆大妄为,以下犯上,公然违逆皇上的旨意。

而皇上却没有为此怪罪淑妃。

皇上嘴上虽然没有责备淑妃,但心里未必就没生淑妃的气。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今日皇上盛怒之下要提剑刺死淑妃,只怕并不是一时意气。

皇上心里应该早就已经对淑妃不满,忍无可忍,才最终借着这件事彻底爆发。

无论是出于情,还是出于利,皇上待淑妃都是极为宽容宠爱的。

但淑妃却没有好好珍惜皇上待她的特别,一步一步,一点一点,把自己往死路上作。

楚思执意要走,楚意也不强留,嘱咐楚恬和楚惟好生送楚思回去。

在今日之前,楚思一直都与她母亲淑妃同住,在宫里是,此番来行宫也是。

但眼下淑妃被皇上下旨幽禁,淑妃的住处已经成了行宫里的禁地。

今日午后,楚思的东西已经全部被从淑妃宫里搬出来,搬到了周荣华宫里。

皇上的意思是,让楚思先跟着周荣华和周荣华生的九公主楚慧暂住。

至于回宫以后住哪儿,再另行安排。

不过,皇上很有可能会让楚思住到皇后的凤仪宫去,让皇后亲自来管教楚思。